下乡的知青们生活过得苦,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地。
就像知青院那边,在快要塌陷的房屋里种菜,要是不省着点,根本就不够吃。
而且本来就是盖房子的地方,里面的泥土,也不怎么适合种菜。
不说他们,就连周子文家里的菜地,土质也不怎么好。
不过当初他利用种蘑菇的培养基混合在泥土里,倒是改变了一部分土质。
后来又用土办法制作了肥料,让菜地里的土质再次得到改善。
做了这么多的工作,这才让家里不缺蔬菜吃。
听到周子文有些不太客气的话,周卫国和吴大刚都有些惭愧。
其实这也是当初遗留下来的问题。
当初知青下乡,大家的普遍心理就是,知青是来和他们抢粮食吃的。
毕竟现在是生产队制度,说白了就是吃大锅饭。
大家一起干活,一起分粮食。
但生产队每年的收获就这么一点,分给知青,他们就要少分一些。
涉及到个人利益,就算再和蔼可亲的人,心里也会有些想法。
更何况乡下的村民,民风淳朴,但也彪悍。
当然,有一说一,其实知青院的知青自身也有一些问题。
比体力,他们是比不过这些长期干活的村民。
而且因为没怎么干过活,甚至大多城里人根本没种过庄稼,干起活来,自然不怎么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