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啊,别想那么多。既然大伟和你哥、还有你弟,都支持你考大学,你就努力拼一把。实在不行再另外谋出路,反正有我兜底。
你跟桂珍不一样,她稳重、务实、求稳。我提议她去念夜校,是觉得她可以上中专、学会计。性格稳重的人算账能保准,谁用谁放心。当然我也只是建议,其他的还得看你们自己。”
程瑶趁机把自己刚才没说完的想法讲清楚,免得被鲁桂珍误会自己区别对待。
妯娌之间和姑嫂之间的相处是门学问,她第一次经历这些,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摸着石头过河。
果不其然,她的一番补充说明,真的令鲁桂珍脸上的阴霾舒缓不少。看起来“端水”很有必要,以后得继续保持。
“有嫂子帮我兜底,那我就放手一搏。该说不说,嫂子的手是真巧,刚才我看你在那糊糊、剪剪,还以为要做啥呢,没想到这笔放进去还挺合适。”
“可不咋地,所有一样的颜色圆珠笔放在一起,真是好看。”鲁桂珍也跟着附和。
利用刚才等油漆干的功夫,程瑶拿烟盒糊几个简易笔架。类似现代文具店那种整盒陈列的圆珠笔,至于下面的圆孔,是她用小剪子一点一点剪的。
糊框架并不难,就剪圆孔比较麻烦。
“这才哪儿到哪儿!等忙过这段时间,我去供销社买些彩纸,做几个好的。再搭配笔杆的颜色,那才惹眼。二栗回去帮我催下货架,最好能在下月初就送过来。”
“放心吧嫂子,回去我就跟大伟过去催。”
说话间圆珠笔跟钢笔都摆好了,又把本子一摞一摞放好,前期的准备工作就算彻底结束。
三人没着急走,坐在屋里的小炕上闲聊。
没一会儿,进来两个妇女,见到店里的笔本全都询问价格。估计就是想看看卖什么,没想到竟然是卖文具的。
程瑶笑着询问孩子念几年级,又给推荐了相应能用的物品,当得知本子买五赠一时,两个人第一时间就决定买本。
铅笔、尺子也买了一些,还买了文具盒。两块五的价格只比供销社贵五毛,但这边不需要票,所以家长还能接受。
两个人挑选完,六块七毛进账,程瑶在心里摸摸算了一下,赚了至少三块。
李栗看下墙上挂的钟表,起身道: